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邵宗泽研究员为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 2020-05-22 浏览次数: 1306
 

5月21日下午,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邵宗泽研究员应邀做客我院网上学术论坛,并作了题为“深海热液区微生物多样性、功能与基因资源”的线上学术报告。报告由海洋学院副院长赵哲教授主持,校内外共计130余人线上聆听此次报告。

邵宗泽研究员从深海环境特征出发,结合自身的海洋科考经历,从深海环境讲起,展示了大量实地考察的影像资料,形象地将深海热液区的奇特景象呈现给听众,并详细地阐述了深海热液区的羽流形成模式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深海微生物学前沿方面,邵宗泽研究员依次介绍了深海热液区微生物的特征、多样性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团队在热液区硫氧化、铁还原和烃氧化微生物参与深海地球化学循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本次报告,邵宗泽研究员从微生物的角度诠释了深海的奥秘,内容丰富详实,引人入胜,是一场关于深海热液区微生物的学术盛宴。除了本校师生外,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相关单位的师生也参加了此次活动。报告结束后,大家与邵宗泽研究员就有关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TIP:

一个半世纪以前,人们普遍认为600 m以下的海洋是一片生命禁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研究手段的进步,人们在一些原先认为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区域都发现了微生物,比如深海热液口、深海冷泉、深海玄武岩层等,并且这些微生物对全球的地球化学循环至关重要。

报告人简介:

邵宗泽,男,1964年11月出生,山东省昌邑县人,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博士。现任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自然资源部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负责人,中国大洋深海生物资源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河海大学兼职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烃类降解微生物代谢机制研究、深海化能自养微生物多样性与功能研究、海洋细菌系统进化研究等。作为项目负责人,目前主要承担着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水圈”重大计划重点项目、大洋专项“深海生物资源计划”等研究课题。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5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主编或副主编学术专著4部。(供稿人:张道锋;审稿人:赵哲、王永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