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李永祥教授来访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18-12-24浏览次数:1384

应海洋地质研究所邀请,南京大学李永祥教授于12月21日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剥蚀型汇聚板块边缘的构造解析”的学术报告。

李永祥教授主要从事古地磁、环境磁学和古气候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参加了2012年的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344航次(Costa Rica Seismogenesis Project)和2017年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69航次(Australia Cretaceous Climate and Tectonics)。本次报告,他以参加的IODP344航次——哥斯达黎加汇聚陆缘(Costa RIca Seismogenesis Project, CRISP)为例,介绍了剥蚀型汇聚板块边缘的构造解析工作。在报告会中,李永祥教授首先介绍了俯冲汇聚边缘在岩石圈循环、自然灾害、自然资源以及气候影响方面的重要意义。传统的概念中,洋盆沉积物全部通过刮擦作用不断贡献增生楔的生长。然而,通过对增生楔沉积物的体积估算,也发现了以剥蚀作用为主要特征的汇聚边缘类型。这类非增生型汇聚边缘,主要表现出上覆板块的前缘和基底的剥蚀,弧前沉降,向陆地方向的海沟迁移为主要特征。接下来,他分别就俯冲板块、巨大逆冲断层(Megathrust fault)和上覆板块,介绍了哥斯达黎加汇聚陆缘的构造和沉积特征。通过沉积地层与磁性地层研究,发现了位于Cocos洋脊之上局部的沉积间断现象(1.52-9.61Ma),推测可能与俯冲洋脊的挠曲或底部洋流的冲蚀作用有关,俯冲启动的时间应当不晚于1.52Ma。弧前的变形涉及了约在2.0Ma的快速沉降,并伴随着在约1.8Ma大范围、快速和强烈的剪切作用。通过对巨大逆冲断层的三维地震数据体的介绍,俯冲边界的地形形态和孕震性紧密相关。

报告期间,全体师生就感兴趣的问题以及相关研究方向和与李永祥教授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供稿人:刘建强;审稿人:王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