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2015级海洋科学本科生完成海洋综合调查实习

发布时间:2018-06-04浏览次数:1613

   为贯彻落实海洋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进一步巩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实践技能,河海大学海洋学院于2018年5月下旬开展了2015级海洋科学专业海洋综合调查实习(26日~31日出海)。37名同学在吴祥柏、王涛、高天珩和张鹏辉等老师的带领下分两个批次从舟山登上科考船前往舟山-长江口附近海域,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海洋调查实习。

图1 实习航次全体师生合影

    本次海洋综合调查实习是我院物理海洋、海洋生物和海洋地质三个专业的教师首次进行联合指导教学,带领学生开展了包括物理海洋、气象、海洋光学、海洋生物和海洋地质等诸多要素的同步观测,共完成了30个站点将近80个剖面和大量的走航观测数据的收集,其中包括大面观测站、全潮水文观测站和针对调查期间发现的海洋现象临时增加的机动观测站。

图2 实习站位分布图(标红X的站位没有观测,a,第一航段;b第二航段)

   本次调查实习租用了“润江”1号科考船。调查仪器包括: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RDI, 600kHz),RBR maestro多参数水质仪,LISST-100X现场激光粒度分析仪,船载走航式水体表观光谱观测系统,走航式生物光学参数观测系统,水样采集和过滤系统,海底沉积物采样抓斗,生物拖网等。广州水色海洋信息服务公司为走航式表观光谱和生物光学观测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老师们的讲解和指导,同学们分组作业实践,掌握了这些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

图3 航次采用的设备(a,沉积物采样抓斗;b,水样过滤系统;c,rbr多参数水质仪;d,LISST激光粒度仪;e,走航生物光学测量系统;f,走航海洋表观光谱观测系统;g,生物拖网采样)

   为了让学生在掌握海洋调查方法的同时更好的接触学科前沿,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本实习航次同时也是一个小型的开放搭载航次。本次搭载的科研项目有《走航式海洋光学观测系统的应用研究》(王桂芬老师与广州水色海洋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河口环流对径流的响应机制研究》(王涛老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长江口鱼类早期资源调查》(高天珩老师预研项目)等。航次中针对观测到的赤潮、内波和河口锋等现象(图4),均有机动加密观测,为搭载项目获得具有针对性与科学意义的观测数据。 

图4 航次中观测到典型海洋现象(a,赤潮;b,内波;c,d,河口锋)

   通过这次综合海洋调查实习,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航次规划与设计、备航、操作观测仪器、样品收集与分析和撰写航次调查报告等方面,全面接触海洋科学研究和观测的各个方面,为其在专业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特别感谢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和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兄弟院校对这次海洋调查实习的支持。(供稿人:吴祥柏;审稿人:白学志、徐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