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8至29日,由河海大学海洋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大气、海洋可预报性研讨会”,在江苏省扬州市顺利召开。国内十余家相关科研院校的110余名大气、海洋可预报性领域的知名专家、青年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河海大学海洋学院院长齐义泉的致辞为会议拉开序幕,会议围绕海气相互作用、可预报性研究、资料同化和数值模拟、目标观测等主题,开展了共计32场学术报告。学者们各抒己见,交流活跃,达到了预期效果。会议期间,河海大学校长徐辉到场看望会议邀请的各位专家,对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衷心祝贺。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陈大可院士,第一海洋研究所乔方利研究员、北京大学胡永云教授、南京大学杨修群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银燕、梁湘三和罗京佳教授、国家气候中心封国林研究员,以及昆明理工大学刘文奇教授等知名专家出席。陈大可院士做了大会特邀报告,他肯定了当前大气海洋领域可预报性研究取得的成绩,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监测预报系统构想,并对在座的青年学者们提出了科研创新和追求极致的期望;乔方利研究员在报告中讨论了海洋与大气深度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前高影响事件模式预报的挑战和机遇;胡永云教授就ENSO这一强烈的海气耦合事件,展示了2.5亿年以来的ENSO演变;梁湘三教授的报告讨论了信息流和人工智能及其在大气海洋科学中的应用;罗京佳教授介绍了人工智能在ENSO预测领域的应用。河海大学海洋学院的王强、沈浙奇、杨德剑、李熠、陈溢豪、肖瑶作报告。
本次研讨会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深度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在大气海洋领域中更细化更专业的方向上,集合了一大批中青年科研工作者进行学术探讨,交友融合。对青年科研工作者来说,通过大会结交了更多相同研究方向的同行,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获取更多的成长。会议也受到了业内各单位学者的支持和好评,为大气、海洋可预报性的长足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供稿人:侯美夷)